close

我很少在看偉人傳記的,因為偉人傳記通常都很厚,文字多半是正經八百那種,我人生第一本偉人傳記應該是《牛頓》罷,我媽在國小園遊會買的,我閒著沒事把這本書看過至少三遍,因為那是一本還不錯的漫畫書。

    還記得我看過林肯、聖女貞德的傳記,他們都是一板一眼的文字書,國小時翻不到一半就放棄了,但即使念不到一半,我還是把老師交代的讀書心得給完成,老師常鼓勵我們要多看偉人傳記,如此才能有朝一日變成偉人,可是偉人的距離離小學生未免太遙遠,他們奮鬥的歷程完全進不了小小的心靈。

    最後一次看的偉人傳記是高一上歷史課時,提到抗日英雄的故事,我記得我看紮紮實實地把陸浩東、黃興和秋瑾的傳記看完,那些書被圖書館放在「高處」,算是束之高閣罷,乏人問津的後果就是書頁都黃黃的,別有一番味道,每本書的最初幾頁都是義士們的照片,曾經我看到義士被處決後的照片,真的很嚇人,我現在還依稀能回想起那些人頭眼睛未完全閉上的慘樣。

    之後其實還有看李敖的傳記,不過他算不算偉人大家說法不一,他的傳記不同於一般的「偉人傳記」,第一、他是自己寫的,所以是用第一人稱敘事,第二、他的文字很犀利,在陳述之餘,也沒忘消遣他的仇人,第三、他的傳記一點也不「正經八百」,我記得他還在書頁上附了一張他在軍中露鳥照,並題了一首詩在上頭,我覺得這是好的,怎麼可能一個人一生完完全全正經八百,太不真實,如果我們可以見到偉人有他的年少輕狂、風流韻事,那麼他們對我們當然比較不會有距離感,也比較容易達到國小老師跟我們說「多看偉人傳記有朝一日變偉人」的「目的」。

    但我還是覺得小學生看李敖的傳記會錯過真正的重點,李敖傳記不應拿來當成性起蒙專書。

    我人生從沒追過星,小學就碰過有女生在追星了,國中當然也有,高中同學多半較單純,每天吃飯、上課、打球,追星的時間恐怕被去和竹女同學聯誼排擠許多,倒也沒聽過幾個。

    我從兩千年開始喜歡孫燕姿到現在,她的每首歌我幾乎都會唱,上KTV也幾乎都用孫燕姿的歌來「折磨」其他人的耳朵,我當然想過要去追星聽一場燕姿的演唱會,但小時候這種事情在我家不可能發生,到現在追星的動力也沒了,只覺得大老遠跑去演唱會和歌迷們摩肩接踵看著台上好小好小的人很不是滋味,我寧願賭或許有一天在街上會跟孫燕姿來個不期而遇,然後我把全身上下的衣物都拿給她簽名。

    幸好她從來都沒遇過我。

    看了《以愛之名》這部電影之後,我深深愛上翁山蘇姬,隔一天我立刻到書店買她的傳記,只要一有空閒就拿出來閱讀,日復一日最近就快要看完了,她人生最精采部份我又再感動一次。    截至目前為止最觸動我心的偉人傳記罷,我想。


 


    這本傳記的寫作方式很特別,她從翁山蘇姬離開英國回到緬甸陪伴中風的母親開始寫起,交代了她父親翁山將軍(緬甸國父)的故事,寫到她不辭舟車勞頓走訪緬甸大大小小的村落宣揚民主理念,一、二章最後停在她被軍政府軟禁。

    第三章開始描述她的成長歷程,也是我最感興趣的部份,看著她的成長故事,你會覺得她是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她從英國回到緬甸以前,真的以為她的人生大概就此定譜,接受父親早死的悲劇命運、異國求學,然後嫁給英國人麥可當個平凡的家庭主婦終老。

    我至今仍是不懂為什麼她可以對國家有這麼強的使命感,在軍政府的恫嚇下仍顧盼自若,她選了一個地球上九成九的人不會選的路,更何況她還是個女生,不是說女人能力較差還是怎樣的,是說對國家的使命怎能很堅決地戰勝天生的母性,翁山蘇姬丈夫將死時,英國駐印尼大史克里斯多福曾說:

他們倆都明瞭,許多緬甸追隨者的命繫在她的身上,如果她離開緬甸,他們會被圍捕然後殺掉或關起來……她認為如果沒有她擋著,最親近的追隨者一定會被抓,換句話說,很多人性命都要靠她堅守陣地。麥可終究難逃一死。他們一起做決定,這是很堅貞的情義……她很悲痛,不過,基本上她並未被悲痛擊垮。

    我們很輕易地看得出翁山蘇姬想解民於倒懸、於水深火熱,所以她放棄看丈夫最後一面的機會,這樣的做為讓我想到捨生取義、兼善天下的「聖人胸懷」,這種胸懷我只在高中國文基本教材論孟選讀中看到,我一直懷疑著它只是很形而上的理想和抱負,我們人類阿,自從潘朵拉的盒子被開啟、自從夏娃被毒蛇給誘惑,就背負著不可避免的人性陰暗,要當聖人哪有這麼容易,但在翁山蘇姬的身上我看到了隱微的聖人光輝,那是她在最艱困的環境裡做出常人無法想像決定。

    最後又回到她和軍政府長期對峙的過程,雖然她被軟禁在家,卻已名滿天下,在翁山蘇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不久,當時統治者因為精神不穩定而被迫下台,讀到這裡不禁拍手叫好,就像是看到好萊塢傳統電影裡壞蛋被英雄狠狠修理一頓,只不過美國英雄多半是靠蠻力或智謀,翁山蘇姬則是靠那股溫柔的力量讓惡勢力披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