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拿出暑假打到沒有結果的毛線出來玩玩,一方面因為期中考完,離期末還有一段時間,算是處於最輕鬆的時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聖誕節快要到了。
升大一暑假我買了所有打毛線必備的用具,棒針、深海藍毛線、櫻花紅毛線和鉤針,在搜尋資料時我發現其實打一條圍巾有好幾種方式,有用兩根棒針打的、單純用鉤針鉤的、用釘板纏出來的,還記得國中家政課我們也打過圍巾,只不過那時的用具是一個像城堡形狀的模板,一直纏繞就會跑出一條毛巾,那段時間上課大家共同的消遣就是在城堡上打圍巾。
不過,我對正宗圍巾的印象還是用兩根棒針,人總是不能一直停留在國中時期的水準,況且,有許多樣式的圍巾是城堡模板所做不出來的,這對積極求新的我也是另一大趨力。
暑假我鑽研了一個禮拜的打毛線就宣告放棄,跑去騎腳踏車環島了。當時我真的把打毛線當做一件很簡單、不用什麼大腦的機械式運動,在書店挑了一本圖片很多的手工編織書就自己在家裡琢磨起來,書裡對每樣作品都有困難程度的排序,我翻到第一個「二目羅紋編織」,它的困難程度是「輕輕鬆鬆」,隨隨便便就把我的自信膨脹到最大,一開始的起針很簡單,二十二目的針織不用一分鐘就可以搞定,但接下來就是困難的開始,要交錯表編和背編,對於這些細節我沒有太多的觀注,那時一心所想的就是怎樣快一點把圍巾完成,弄到後來織出一條像是長滿肉瘤的編織布,怪噁心的!
在環島前我把織圍巾的書塞給我妹,很不負責任地耳提面命一番,說:「希望我環島回到家可以看到你把這條圍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