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在紅羅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里。

知君用心如目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節婦吟〉

 

這首詩中,出現最多次且重要的兩個關鍵字分別是「明」與「雙」。

    「明」分別出現在第二句的「雙明珠」、第六句的「明光里」和第九句的「明珠」,如果藉拼字成體也包括第七句的「用心如日月」,明即是日月的合體。這四處出現的「明」只有一個(明光里)屬於這位女子的良人,其他均對這位追求者而言。

    明珠的意象是完滿的、光亮圓潤的,像是六朝時代詩中常出現的「彈丸」一樣,是個自成一體的圓滿世界。這位追求者送給女子「雙明珠」,除了最容易體會到的願與女子雙宿雙飛、終身廝守的指涉外,這個雙明珠,似乎也是追求者投給女子的大難題。兩人的處境可能是分別有各自的家庭,可能男子是以單身的身份對其追求,能知道的是就算兩人沒法永遠地結合,這兩個人依舊是兩個各自完整的世界。明珠的光澤是那樣地溫潤,就像兩人可能發展出的細水長流愛情,無奈雙明珠還是雙明珠,在禮教大防下,這對雙明珠永無結合的可能。一開始,女子視其可喜,又感受追求者的一番用心纏綿之意,把這對明珠繫在羅衫上,也許這對明珠無法不讓女子想得太多,她的心境在一段時間過後起了微妙的變化……

    女子在古代是附屬於男性的,一旦脫離的男性她們幾乎難以生存在社會上,除了生活無法為繼外,還要忍受眾人的輿論與側目。男性代表著物質條件的依靠與責任的歸向,很自然地,在第二個段落一開始,女子描述她的良人先是從他所擁有的基業開始,再進一步說明良人的身份與地位。從這兩句描述可以感受一種很穩固不移的外在條件,「高樓連苑」讓這個穩固不移更加理所當然,在這個場域女子大可優渥無虞地生活,她沒有理由走出這個被高樓連苑圈起來的舒適空間,但是,這個高樓連苑或許也是女子心中隱隱的不安與遺憾,自從她嫁給這位執戟的良人,她的生命、所有的情緒似乎就和這座密不通風、和外界幾乎隔離的建築成了共同體,所以描述良人那句「良人執戟明光里」讓我感受到一股心虛,雖然良人是個社會地位很高的人,但女子看到良人散放出來的「光明」卻是在鄰里之間,對良人的描述反而不是最親密的家居生活,良人雖然在鄰里間享有聲譽,這個光采似乎並沒有那麼被女子所認同,倒比較像是,女子從堅固建築的小窗中探視出去,無意間留心的光明,這個光明和自己那麼有關係,卻也那麼不相干。

    女子對追求者的一番用心,她用了如日月的譬喻,不禁讓人深深地動容。日與月的交替是恆常不變的,因為有日月的交替我們得以擁有正常的作息,也就是說日與月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另外一點,日與月散放的光明是恆定的、具有指引性的。追求者的日月之喻讓良人在外建立功勳的光芒當下黯然失色,女子可以想見這位追求者能提供給她的不只是生活的依靠,還有貼心的心理陪伴,他不像良人一樣出門在外好幾日不歸,因為他是日與月的光芒,是積極且可以立刻充斥整個空間的,她可以不必再像一個觀眾仰望著良人,相反地,日與月的光芒就算在她無意識之時,也是充斥在她的生活,因為生活和日與月是分不開的。

    關於「雙」字的使用和分布,我認為它分別扮演著「提問者」和「回答者」的角色。從一開始的雙明珠,它就像一個提問者,究竟是要選擇符合她心中條件的愛情,還是當初和良人同擬的那個誓?也許在擬誓之初良人也給她完美愛情的嚮往,但隨著和良人聚少離多,在良人身上可以觸摸到的純粹愛情已剝落殆盡,空餘著單薄卻也無法動搖的責任存在著,雙明珠給了女子一個必須深切思索的兩難,她把雙明珠貼身繫著,開始了她煎熬的抉擇過程。

    第九句「還君明珠雙淚垂」同樣也使用了雙字,這裡的雙當然不再和第二句一樣有雙宿雙飛之義,這裡的雙為第二句雙明珠的發問作了回應,從還明珠的動作中,女子其實並不需多說什麼,「雙淚」已道盡了一切。我認為這裡的雙淚是作者特意設計做為回應者之用,雖然我們有雙眼,但當我們心裡激動而訴諸淚水時,眼淚自然不會很乖順地排列成兩行流下面頰,相反地,只要眼窩裝塞不下淚水,它就會當下分好幾行流洩出來。這裡的雙淚一個回應的是因為禮教不得不拒絕追求者的痛徹心扉,另一個回應與良人的牽繫僅剩責任,她卻無可奈何的心底悽楚。

    因為相遇時間的錯過,這也造成女子必須面對的兩難,關於兩難的說法,我想起余秋雨講過的一段話:

    「如果沒有兩難結構,人類就會因為缺少深刻的選擇而變得淺薄……兩難之所以難,是因為兩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這正像黑格爾所說的,是兩種合理性的衝撞。黑格爾認為,真正有價值的悲劇不是出現在善惡之間,而是出現在兩難之間。」

    因為女子面對的兩難都同時具有合理性,一是追隨內心真正的渴望,一是遵守當初定下的誓言,但在當時時代背景之下,禮教的約束終究還是佔了上風,女子也做了最「政治正確」的決定,但我不會為她拒絕了追求者而感到深深可惜,若不是在兩難之中她選擇了背離多數人最看好的結局,這首詩所營造出來的悲劇感,也不會像我們能感受到那樣雋永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