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題:為什麼我不要臉?─以佛教「不二中道」與「住地學說與心身安頓」思辨我對社群網站的自處之道。

緣起: 

近幾年來,社群網站如臉書、推特、噗浪等大行其道,常常可以看到年輕族群花了好多時間在社群網站上張貼動態、玩內建遊戲、與朋友聊天……,社群網站似乎成為我們這個世代生活的一部份,我們無法想像沒有社群網站的生活是有多麼空虛,即使真正的現實是─我們因為自身內在的空虛而流連在社群網站尋求填補,故有具經典的名句說「your loneliness is the EPS of Facebook」,可謂一語中的。

          我曾經也深陷在社群網站中不可自拔,每日回到房間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看有沒有人在我的動態上回應、有多少個讚,但幸好一段時間後我痛定思痛,徹底斷絕和臉書的關係一段時日,利用這段時間思考社群網站之於我的意義,雖然那時我並沒有修佛學概要這門課,對佛教理念也不甚瞭解,但回顧這學期所學內容,並與當時的思考做結合,竟也可以理出另一種有趣的思路與印證當時的信念,是我所料未及的。

我仍是在用臉書,但有了不二中道與住地理論的加持,我和社群網站,保持著「有點距離的親密關係」。

正文:

          社群網站在近幾年襲捲全球,它似乎成了我們生活的不可或缺,在臉書上發動態、和朋友用聊天室聊天也成為一種新的溝通方式,我們不再看別人「臉色」了,取而代之的是沒有感情的電腦螢幕。

       社群網站的出現,宣告一個溝通革命的來臨,在有面對面與不需面對面兩個極端各是兩種溝通方式,傳統的和科技進步後才出現的,這給我們一個兩難,假如有個親朋好友明天要過生日,究竟,我們要在玩線上遊戲之餘,在他的塗鴉牆上寫下生日祝福以示交代,還是選擇騎個十分鐘的腳踏車到他宿舍樓下,親手把手作的生日卡片交給他,並帶上一句「生日快樂」,犧牲掉的是玩電玩遊戲的時間。

      這似乎是多數人的想法,溝通方式在社群網站出現後,被化約成二元主義了,我們必須在兩個端點選擇一邊,又常因選擇了一邊而為被放棄掉的一邊懊惱、後悔。

      如果我們可以在面對溝通的兩難時,引入佛教「不二中道」的理論,就不會常處在懊悔的情緒中,我們會因為超越二元主義的窠臼而受益更多。

      中道就字面而言,意指中間的道路,所謂「最為中間的」,並非靜態的或固定的中間點或中間位置,乃以動態的或非固定的方式,一直朝最高級邁進乃區別於二端或二邊而得其名稱。

      不二中道的精義之一,即並不是在接受二邊的前提下,選擇和二邊同樣層面且介於二邊中間,而是其前提根本不接受二邊之說在事實站得住腳,也不認為守住二邊的共構局面有任何行得通的指望,因此脫離二邊,開闢出和二邊並不完全在同樣層面的道路。

      中道由不二表現,且由不二開闢,並非離開不二,另外存在著實體性的或本身實質性的中道,因此不二可稱為「不二中道」,而中道也可稱為「中道不二」。

      瞭解不二中道的意涵,就可試著解析當時我對社群網站的自處態度。

      我先是選擇把臉書停用,另外到無名小站申請另一個帳號,開啟另一種型式的「溝通」,我認為臉書動態上的文字都是片段的、毫無系統可言的,充其量也只是情緒的垃圾,因此我規定自己不定時要在無名網誌上發表段落分明,有明確架構,字數不得少於一千的文章。以往我們選擇「面對面」和他人溝通或是在別人塗鴉牆上留下訊息,都是為了別人,當時我只覺得被漫天飛舞的情緒垃圾弄得心煩意亂;此外,因為過度熱衷在交際應酬,我連維繫課業基本的時間都被剝奪,除了停用臉書,我也漸漸和人群疏遠,有鑑於一段時間我幾乎沒有留時間給自己,於是,寫無名網誌的目的我設定在「給自己交代」。

      我的讀者不多,除非有人過問我才會告訴他我走進另一種「溝通模式」。在我二十一歲生日時,我沒有收到像二十歲那年如雪片般從四面八方飛來的「生日祝福」,與其說是祝福,不如說是好幾行來自不同人(或生疏或熟稔)的文字訊息,因為停用了臉書,系統不會在我生日那天通知我朋友名單上的「朋友」,許多人確實不知當天是我的生日,玩線上遊戲的照玩線上遊戲、寫作業的照寫作業,當作普通的一天過。

      但我還是收到幾封親筆寫的祝賀卡片,在我自己選擇把資訊封閉的情況下,還會有人記得你的生日,雖然是為數不多的卡片,卻滿滿地溫暖我的心房。

      在當時的狀態下,我不認為選擇面對面溝通或是繼續沉淪在臉書上能解決內在真正的空虛,即使兩者共構的局面亦被我棄卻,於是我選擇脫離以二邊為契機而開闢出來的道路,也就是走上我自己設想的「中道」─遠離人群,為了自己寫無名網誌。

      在沉寂的那段時間,我對社群網站有多方面的思考,這就和佛教全面實相的理論有類似之處。何為「實相」?佛教指其乃使用類似「折疊/解開」之詞組,或許可稍加顯示所謂實存的全貌所蘊含的一層意思,藉以形成有關實相可運作的概念營造(a working conception of reality)

      如上所述,對於所謂實存的全貌,即可帶出類似圖示的解明。實存若可藉由向度予以分析,那麼,打開所有可能的向度,並且在每一個向度儘可能延伸去拓展,隨著越來越接近可打開與可拓展的極致,即越來越接近實存的全貌;連帶地,也就越來越走進全面的實相。

      我試圖把臉書做一個「折疊/解開」的動作,以求逼進臉書這個實存的全貌。

      我認為臉書之所以特別,全在於它的三大元素(向度),也就是簡短的動態訊息、按讚文化和合理的自我張揚機會。以下就各向度作延伸和拓展。

      簡短的動態訊息,如前所述,是片段的、沒有組織性的文字,多數充其量也只是情緒垃圾,我們完完全全沒有必要隨別人的情緒垃圾起舞,自己也沒必要有樣學樣地和別人一樣到處播撒情緒垃圾,來簡化自己的思考使自己愚昧,或打亂別人的步伐使別人隨自己的情緒起舞。

      關於按讚文化,其背後理論基礎和前者相差不遠,只不過按讚文化可以完全不用牽涉到大腦的思考和思辯,我們完全可以任憑情緒駕馭著理智,有目的地或是濫好人似地不計成本到處按讚,我們表達意見的方式被很清楚地化約成「不按讚」或是「按讚」,這對平常懶惰用腦的人來說,真是條方便的門路。

      最後一點,乃是臉書提供一個合理自我張揚的機會,在以往「面對面」的溝通模式中,我們免不了會對要談話的對向多所打量,看他長的俊或醜、是高是矮、是胖是瘦?許多沒有優勢外在條件的人無法在「面對面」溝通方式上取得張揚自我的機會,在臉書平台上,大家的焦點比較放在文字訊息的內容是否辛辣、刺激、前衛,而非發言者本身。

      似乎,在我們深層的內在都住著期望被看見的靈魂,臉書的出現滋養了這個躲藏許久的靈魂,他們在每次發布狀態和按讚中逐漸壯大自己,甚至說出了言過其實的謊言來騙取毫無真正價值的「讚」。

      張揚自己的價值並非不好,若是演變成自我膨脹,那就是種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的行為,實不可取。

      分析並延展臉書的各個向度,我們逐漸瞭解原來臉書的實相乃是空虛的,毫無實在價值可言的,就像那一則又一則簡短的動態。

      究竟社群網站適不適合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在它上面呢?我想試著用住地學說來剖析這個問題。

      住地,從字面上,意指居住的所在或地方。若單純以生命歷程和住所之間生活關聯為考量,包括土地、房舍、水域、天空。依照生死輪迴的歷程又可分為上一輩子的住地(即過去生生世世的住地)、此生住地和下一輩子的住地(即未來生生世世的住地)

      住地概念一旦涉日當事者的生活世界,就會著重在當事者如何以住地的名稱去認定且加諸某一個領域從而營造出來的認知程序,也就是著重在當事者形成住地概念的認定,所謂住地,可被視為概念認定的產物。

      更進一步說,住地乃眾生煩惱所住之地,其可分五類:()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有愛住地和()無明住地。

      我們花費大量時間經營臉書、播撒自己的情緒,臉書,廣義而言,也算符合定義上的住地,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臉書作為一個住地,究竟能否安頓我們的心身呢?

      根據《大般若經‧第四會》對心身安頓的著眼,可以歸納出以下三種結論:

第一、《大般若經‧第四會》不僅認為心身安頓是可能的,而且以落實此持續的心身安頓為要務。

第二、針對生命世界當前的或世間的情境,不論是抽象或是具體的項目,《大般若經‧第四會》幾乎都予以一一拆解,並一貫地彰顯一切法之實相正好為空性、不可得、如幻似化的。因此不主張將心態和身體死板板地寄托在生命世界當前的或世間的情境的任何項目。

      第三、從一切法之實相為空的角度,《大般若經‧第四會》貫徹主張不二中道,不會在心身安頓的課題訴諸二元主義,也不會找個好像可以替代的或遞補的依託,而從當前的生命世界,投射到外面乃至源頭,把最後的希望都寄託在二元相對結構上的另外的世界或絕對的它者。

      臉書實乃一種新的溝通媒介、載體或是方式,它實在是欠缺本身固定不變的存在,亦即,溝通方式隨著時空的推移,會不斷地改變,或許再過個五年,有比臉書更加流行的「溝通方式」再度佔據我們的生活,如果把時間軸拉長,我們會醒悟溝通方式其實是一直在改變的,其本身不是固定不變的存在,也就是說它的自性是空的,《大般若經‧第四會》毫不迴避地觀照與理解生命世界多數事物都是自性空,基於這樣的體認與覺醒,才得以確實達成心態和身體的安頓。

      我們以為,臉書的便捷性、不用牽涉太多大腦活動這種溝通方式是最好、最流行的,就順理成章地認為它最有資格充當有情安頓心身的依靠,實乃大錯特錯,溝通方式恆常變動不居,臉書根本不適合去安頓任何的事物或有情。

 

結論:

      藉由「不二中道」理論,我們對臉書從其做為和「面對面」這種溝通的對極而形成的二元主義中跳脫,走上不落任一邊的「中道」,進而找到最適合安頓自己的方式,並由全面實相中「折疊/解開」的動作剖析臉書的各個向度,逼進其內在乃空需的實相。

      之後,藉由「住地學說與心身安頓」理論,我們探討臉書作為一個定義上的住地,究竟適不適合做為我們心身安頓的所在而進行思辨,結論是臉書作為一種溝通方式,因自性空的限制,推論其根本不適合去安頓任何的事物或有情。

      以佛學方法剖析社群網站的存在,並對其透徹理解,一個必然的「距離」於焉形成,我們只需善用臉書的優點便捷性和即時性,並不需把自己的心神全數投注在它上面,這就是我在緣起中所提及的「有點距離的親密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