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上考完慘不忍睹的微乙就直奔世貿文具禮品展。

    因為昨晚弄到快兩點才回宿舍,沒有弄清楚如果騎腳踏車要怎麼到達世貿中心,還好世貿在一零一對面,所以我就沿著基隆路朝著一零一筆直前進。我一直以來都不太喜歡基隆路,第一就是車太多,每次從男宿到校總區都要橫越基隆路,摩托車多到像蝗蟲一般,能在基隆路上馳騁摩托車真的很了不起,好幾次我都看到摩托車在千鈞一髮之際超了客車,為它捏了把冷汗,第二就是基隆路的空氣很髒,上次老高載我從國父紀念館沿基隆路回台大,右轉羅斯福路頓時覺得空氣異常清新,可能是因為基隆路有高架橋的關係吧!雖然羅斯福路的車流量不比基隆路少,但因為路寬加上沒有高架橋阻絕和天空的呼吸道,相對空氣比較好,台大的小農場毗臨基隆路,花卉和作物如果能長得好,可能真的要拜基隆路的二氧化碳所賜了!

    今天我就在這條我很不喜歡的路騎了十分鐘到達世貿大樓了,一路上觀察基隆路上的街景,發現二段和三段的景色很不「台北」,多的是有風霜味道的建築物,我覺得它們顯得很無奈,因為很多台北人上下班都會經過它們,但就算停在紅燈前也不會注意到左右那有點破舊卻不在都更計畫的老房子,看著一路很「台北」的騎士、行人面孔,我到達很「台北」的信義路。

    因為是騎腳踏車前往所以要找停車位,我以為以我在台大「高超」的停車技巧,一下子就可以搞定這回事,沒想到一零一和世貿附近是不准停汽機車的!一直走到莊敬路附近才看到「一叢」機車,趕緊把腳踏車塞進去。規定那附近不能停車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要讓外賓覺得我們國家的車很少很少,鼓勵他們多生產點車進口到台灣嗎?看到這情景我想起一年前在北京見到那空曠的天安門廣場……

    禮品文具展的攤位很多,不過,因為我是頭一次來看這個展,我不知道這和去年在這裡辦的禮品文具展有什麼不一樣,禮品還是禮品,文具還是文具,總不可能因為這個展就改變我們書寫的習慣,會場還是有製造鉛筆、計算機、鑰匙圈……的廠商,最引我注目的就是利百代的攤位囉!它們做的時鐘有讓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有USB插槽的時鐘、可以當手電筒的世界鐘、感應式觸碰的時鐘……,很喜歡這種很有實在感的科技,因為正確的時間觀念人人必備,把科技落實在這樣的基礎信念一點也不會嫌老套,炫目的科技,終只是煙花……,後來我買了三個可愛的鐘,老闆跟我說因為前兩天是「展期」,意思是產品只能看不能賣,不過我說只有今天有空可以來參觀,老闆就破例讓我「暗渡陳倉」了,其實我也很不懂「展覽」和「販賣」分開是怎麼樣的邏輯,也許日後我會學到為什麼要這麼做,出自於哪種商業考量……

    回程還是要行經烏煙瘴氣的基隆路,幸好回去上的是我很喜歡的國文課。

    回到學校裡突然心裡莫名感動,覺得校園裡的陽光特別明亮、天特別藍樹也特別綠,騎在椰林道上覺得自己好青春好青春,因為看到來來往往的人臉上都好青春好青春,能當學生真好!我心想。想想剛剛在展場也沒有受到多少招待,可能廠商們看我只是個稚嫩、沒有什麼經濟實力的小毛頭就任我在他們攤位晃啊晃的,這也算是一種看臉色吧!他們看我的「臉色」,我偏不看他們臉色,真是慶幸就算自己一無所有了,還有學校這個廣闊的天地容許我們那麼一點任性,不管是在人生旅途、人際交往上還可以那麼天真、富有想像力。這是今天第一個感動!我想,這也是很多學有專精的人不往事業上發展反而回歸校園的初衷了。

    我們都聽過「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因為高中國文課有教,但他沒有受到我的重視,因為他太鄉土、太草根,因為我見識淺薄、厚古薄今,也有可能是高中課本選他的那篇文章不足夠引起高中生的共鳴,今天聽志信老師講解他寫的那篇「假黎婆」,真是覺得自己有夠沒營養,竟想以己方寸之管窺文學浩瀚大洋,實在太荒謬了,因為,我是徹徹底底被感動到!

    「假黎婆」寫的是鍾理和的奶奶,但不是有血緣關係的奶奶,而是他爺爺娶山地女孩當做「續弦」,志信老師一開始就指出這篇文章能感動人的點就是族群之間裂縫的現實,山地人和平地人之間代代「傳」下來的鴻溝,這鴻溝是在意識底層被傳遞的,因此我看到這裡不禁冒了冷汗,這樣的說法就好像是,當你心底存在著某種執念,你將不再擁有說謊的能力了,就算是善意的謊也會被腦幹輕意地當作反射不予作用,所以我們會在無形中傷害別人,這種傷害,是兩個人言語無法確切言述的,夠可怕吧!鐘理和和這位奶奶從小感情特別好,不因奶奶是「假黎」就有偏見,全文充滿了光與影的交織,奶奶也只有回到山林才會放聲高歌,面對親生兒子酗酒才會生很大的氣、留平常不流的淚,那是奶奶的「光」,是她真正的自己,至於「影」,就是她面對這些「平地家人」的舉手投足吧!不能說她完全不關心自己的平地家人,但就是因為這世世代代的「鴻溝」讓她不敢向她的平地家人展現她心中那片黑暗大陸。鍾理和在她心裡的存在是光與影的交界,他對奶奶的愛是不顧一切的、超越世俗價值的,這讓我很感動,志信老師說人的一生會重複一種慣性,就是先初步認識自己,然後忘記自己,最後再慢慢回來找尋那真正的自己,但多數人通常在最後一步就會迷失了,鍾理和雖然生長環境還算單純,但之後也多少受到平地文化的「浸潤」,能夠堅守自己最原始的那份愛,我覺得很了不起,因為他經過重重的辨思找到自己,一般人不太可能做得到。

    後來「假黎婆」死了,當她的墳旁長了番石榴,鍾理和來到她的墓前拈香,心情很激動啊!因為我看見那平凡中的偉大,偉大通常都是在平凡之中得以顯現,雖然我不是鍾理和,但我可以體會當下他心中定是五味雜陳的,過往的光與影在他心中又開始交織,他要選擇一種心情去面對這位偉大、寧靜、恬適、清明的女性,後面三個形容詞是文本所述,它們都不是原來的褒義,它們是很憂傷、很無奈的……

    讀評論就像是在切豆腐,很痛快,最近切太多豆腐老實說有一點膩,藉文本去關照另一種我沒有經歷過的人生感覺很特別,看完這篇「假黎婆」,發現文章只要是發自真心而下筆,真的會讓讀者讀出「況味」。

 

    微乙我不擔心了,因為,來者可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