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有人說馮小剛導演拍《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時,使出他最拿手的「移形換影」手法,也就是拿別的東西(母女情)來講唐山大地震。有人說這部電影根本不算是災難片,因為戲中地震場景不超過三分鐘,電影名字不應取為唐山大地震,應該取作「唐山一家親」等等其他名字比較貼切。先講取名,電影叫作唐山大地震是沒問題的,因為發言者不了解西方電影取名的慣性,通常,西方電影喜歡取一個「意象的集合」的名字,像是《芝加哥》、《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台灣譯作《北非諜影》)、《Melana(瑪蓮娜)》(台灣譯作《真愛伴我行》、大陸似乎譯作《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台灣或大陸偏向取「貼切」的名字,可能這樣比較方便租影帶業者製作目錄吧,「意象的集合」有個好處,就是它像夢的「凝縮作用」一樣統合了電影裡重要的意象,儘管有時不貼切,但西方人就是在意這個──簡潔、以小搏大。

什麼叫貼切?把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取作名字嗎?這是件很危險的事,因為譯者很可能誤讀了電影真正要傳達的東西,貼切意味著講死,把電影發散出去的聯想講死了,觀眾套著這個緊箍咒看電影,這部電影幾乎死了一半,能想像《唐山一家親》的慘狀嗎?首先我會認為它是喜劇片,但不,它處理的是很深刻的母女仇恨,過幾年我可能忘記這部電影的細節,但看到《唐山一家親》,我可能回想起它的結局──母女冰釋前嫌,但天災帶給兩個人三十幾年的創傷,卻沒有印象了。

我認為《唐山大地震》可以幫我有效抓住女兒對母親講的那句話:

三十年......,女人的一生,有幾個三十年呢?

再來講災難片,沒有人規定電影中災難場景持續多久以上才能叫災難片吧,我認為只要片中主題涉及災難就可以叫災難片,《唐山大地震》因地震引起母女心結,當然是災難片,災難片能怎麼拍呢?如果純拍災難發生的現場,應該就是典型的紀錄片,它會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而非電影院,電影院裡的災難是「故事性的災難」,也就是導演藉由災難給觀眾講故事,略懂故事的人一定知道,人物是故事基本要素,人物的感情是故事和觀眾的連結,缺乏這兩者,就不是故事了。

所以,「移形換影」不是什麼絕招或是噱頭,為任何事件組織人物、發想感情,本來就是講故事的唯一路徑,差別就在人物合不合理、感情真不真實罷了。之後,我還會舉這部片的一個場景作為此說法的佐證。

undefined 

《唐山大地震》,講的是母女冰釋前嫌的故事,在這之前,認識一下心結是怎麼開啟的。

電影一開始,方登(姊)和方達(弟)興沖沖跑進家裡,弟拿了水盆裡一顆西紅柿(為貼切劇中說法,我不叫番茄,叫西紅柿)就啃,這鏡頭持續不到一秒,到了晚上,家人團聚,母親要給姊弟倆吃水果,但發現水盆裡只剩一顆西紅柿,她不知道弟弟下午吃了一顆,方登也不知道,於是,媽媽跟方登說:

就剩一顆西紅柿,讓給弟弟。

「西紅柿」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物件,它象徵「母親的愛」,從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看出母親有點偏心,但還要注意一件事,母親不是不想給方登吃,而是因為她不知道弟弟下午吃過了,這件事說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母親才會選擇給弟弟。

接著,另一個「迫不得已」的場景出現了,這次不是吃西紅柿這麼簡單,而是攸關兩人性命,地震發生後,一塊大石板同時壓著姊弟倆,村民說,「撬姊姊那邊就壓弟弟,撬弟弟那邊就壓姊姊」,不可能同時救出兩人,一定有一個人得犧牲,媽媽哭嚎,「兩個都得救!兩個都得救!」

眼看村民一個一個走掉去救其他人,媽媽終於做出決定──

救弟弟。」

此時,壓在石板下的方登掉了眼淚,也開啟母女倆長達三十年的心結,太難過了,這就是災難,它對待心靈和肉體一樣殘酷。

我們該如何理解媽媽那時的決定?小白老師說,媽媽因為知道姊姊的求生能力比弟弟強,姊姊是強者,弟弟是弱者,所以西紅柿理當讓給弟弟,撬石板當然要壓姊姊、救弟弟,我對此不認同,人命關天的情況下,母親不會預料到姊姊能奇蹟地生還,撬哪邊就肯定死另外一邊,我認為,對這件事唯一的解釋是──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

心結造成了,姊姊的「屍體」被媽媽抬去和爸爸屍體擺在一塊,並在家裡供了牌位,姊姊奇蹟地生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妻領養,接著是電影的主題──往冰釋之路。

這條路上,方登經過下面的過程才原諒母親。

1.選擇性失憶。(她對地震前記憶的唯一妥協是,「我叫王登!」)

2.拒絕回唐山尋親。

3.汶川地震,在救災隊和弟弟重逢。

4.回到家看到媽媽洗好一盆西紅柿。

5.自己墳墓底下的課本。

這些過程我寫得很簡短,它們只是幫助我們理解這條路上的記號,導演根據這些記號安排場景,通往冰釋之路,最重要的是理解,理解母親的心情,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讓方登放下糾結三十多年的恨。

要理解母親,就要從母親下手,方登在整部戲裡,遇到四個母親。

第一個母親就是原生家庭的媽媽,她對弟弟比較偏愛,不再多說。第二個母親是她在領養家庭裡的母親,一位解放軍的軍醫(或是軍護士),個性有點歇斯底里,和丈夫及方登不太親,常妄想兩人都離自己遠遠的,最後是她最早離開人世。

細想為什麼方登遇到的繼母是這種個性,因為,如果方登跟繼母太好,她還會對母愛重燃希望,進而聽母親的話,回唐山尋親,果然,在臨終時,繼母給方登一本存摺要她回唐山尋親,方登哭了,卻沒有照做,對原生母親的恨壓倒對繼母的愛。

方登在領養家庭的母親不算是「母親」,在情節設計上,第二個母親肯定不能待她太好,我這裡指的「第二個母親」是方登的繼父,他視方登如己出,完全不在意親不親生,完全尊重方登的決定,一個這麼好的「母親」,方登還是傷了他的心,方登懷了孩子後,好幾年不回家,「一封信也沒稍過去。」這是繼父最在意的事。

由「第二個母親」身上,可以看出方登仍舊在恨,她的恨讓她逃避親近的人,不只是繼父、繼母,還有讓她懷孕的男友,她當然會再回來,但必須等到她處理完自己的情緒後,才會甘心回來,方登到底是個很愛面子的人。

第三個母親是方登自己,她和女兒的戲份在劇中很少,主要有意思的就那一齣,方登在家教,女兒和家教學生的弟弟玩,家教學生的弟弟打破玻璃,指稱是方登女兒打破的,方登道歉連連,連課時費都不好意思收了,後來女兒在車上跟方登說:

玻璃是他打破的,我以後不要去他家玩了。」

方登沉默,為什麼?我認為她為剛剛在豪宅裡的沉默而沉默,為什麼當下不弄清是誰打破玻璃?為什麼任由那小男孩誣陷女兒?母女倆都沒講話,等於承認是自己的錯。

方登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不去質問男孩是不是在說謊,此時,她跟當年的媽媽一樣,都是孩子的母親。

(其實這樣理解場景有點問題,因為方登同時也面對雇主的壓力,但除此之外,找不到更貼切的解釋了,更合理一點,小女孩在那個當下不會沉默,但電影就是那樣演了。)

第四個母親是在汶川大地震,方登幫一個被石板壓著的小女孩拿點滴,女孩的母親在旁哀嚎,她當然希望平安救出女兒,但救難隊幾次搬挖,差點折損人命,後來母親斷然決定:

「鋸腿!」

母親的理由是:

「不能再挖了,再挖樓就垮了,再搭上你們的性命,我對不起你們的父母......孩子長大了恨我,就讓她恨吧!」

醫療隊鋸了女兒的腿,一路上,媽媽在後頭哭喊:「還我的女兒腿來!還我的女兒腿來!」

這是個很重要的媽媽,因為她的決定,說明了當年方登母親做出「救弟弟」的心理歷程,它的重要性在於,方登母親決定救弟弟,並不是不愛方登,而是有「其他原因」,像是汶川地震母親不想多傷及無辜,才要醫療隊鋸腿,方登母親呢?她認為留下弟弟,對家族裡的長輩比較能有交代。

不是母親的錯,是時代的錯。

「鋸腿」的場景非常有意義,因為它可以拿來說明開頭我說過的,災難電影必定要拍「人物」和「人物的感情」,再回到鋸腿那個場景,擔架上的人少了一條腿,斷處血淋淋的,腿還卡在石板下,不久就要壞死了,這就是災難的紀錄,斷垣殘壁、斷腿、殘缺的人......,給你看兩個小時這種影像,你心情會激昂澎湃嗎?

可能會,可能不會。

災難加入了人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壓在石板下的斷腿,其實就是當年方登的類比,都是「犧牲品」,斷腿會壞死,但方登活下來了,「活下來的犧牲品」,我想這和方登強勁的求生力有關係,她一直以「犧牲品」的心態活在唐山大地震之後,如果它像斷腿一樣,只有紀錄片的價值,我們就不會為這部片引發的「餘震」所撼動,這部片之所以悲,就是因為強者活下來了,她活下來告訴我們她作為「犧牲品」如何痛苦地活了三十年。

母親也是一樣。

因此,我們可以領會方登跟讓她懷孕的男友說的那句話:「犧牲?你根本不懂什麼叫犧牲......你根本不了解我。

電影只有演到這裡,我們才能談論「強者」和「弱者」的問題,姊姊求生力強,但憑什麼是她要犧牲呢?這在任何情況下都說不過去,「強者」和「弱者」只能由理解後的方登來判定,因此,她在看到汶川地震裡的弟弟,她覺得:

「我從第一眼看見方達,我就開始恨自己,他是我弟弟,他能活著,多好阿!」

這時的方登就是以「強者」「弱者」的心態來看當年的事件,因為自己求生力強,當然要救弟弟,這是出於她本身的解釋,唯有打從心底原諒母親,才能以寬容的心態看待當年被壓在石板下的自己,這種話是「後事之師」,因為母親當年的決定,使得死傷最少。

說完方登的四個母親,再回去看冰釋之路。

這場冰釋之路,方登完全是非自願地,是因為汶川地震這個巧合,把姊弟倆拉到災難現場重逢,開啟冰釋的契機,回到家,供桌上擺著一盆洗好的西紅柿,媽媽走進來:

「西紅柿都給妳洗好了,媽沒騙妳。

這段台詞來得很怪,在這之前,媽媽只跟方登說,「先進屋呗!」騙什麼?媽媽其實是在回應三十年前方登因為西紅柿「讓弟弟」的不滿。

媽沒騙妳,媽愛你。

西紅柿.bmp 

到這裡,心結還沒完全解開,但我相信一堆觀眾已經跟戲裡的母親一樣哭得淅瀝嘩啦了,真正解開心結的地方在全家去掃墓,撬開方登的墓蓋,裡面有一疊課本,用油布包得好好的,方達打開油布。

從小學到高中,媽媽每一年都買兩份課本,有我一份,就有你一份。」

這裡才是冰釋的終點,太厲害了!老母親每年都做這種看似無意義的事情,為亡者買課本?這件事告訴我們母親心裡對方登有愧疚,一過就是三十年,她必須藉由做這種事才能說服自己同時愛姊姊和弟弟。

她不會想到她也說服了三十年後回家的方登。

說個有趣的布景,影片為了表示方登是個懷著重重心事長大的人,特別在她童年時的房間書桌上擺了個「俄羅斯娃娃」,她像俄羅斯娃娃一樣活了三十年。

分析完《唐山大地震》的結構,說說它教給我關於「中國人」的幾件事。我以為自己已經是道地的中國人了,這種現代電影竟還能告訴我中國文化的一些遺緒。

首先是「家」,中國人的家和土地關係太密切了。因為這緣故,方登母親打死不搬家,連帶著不改嫁,每年都要燒紙錢招丈夫和方登的魂回家,弟弟方達發達後,要給母親購置豪宅,但她回絕:「要買豪宅,先給我買墓地!

結果墓地真的買好了,她將會葬在丈夫旁邊,後來姊姊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墓,方達說要找人把她敲了,方登回絕,她說:「不管生活在何方,死都要葬在這裡。」

落葉歸根,飄泊一輩子的人,死都想要回家,葬在家鄉的土壤。要理解中國人的家,絕不能分開土地來談。

電影裡,媽媽講過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理解這句話也是得通過家與土地的角度,這裡的「沒了」不是成為無,而是「已經破壞的」,已經破壞的廢墟,廢墟倒在土地上,媽媽就守著土地、守著廢墟長達三十年,廢墟反復提省她當年愧對女兒的事。

再來是「婆婆」地位的問題,看看地震發生後,遠道從濟南前來的婆婆多麼堅決要把方達帶去生活,媽媽低聲下氣,竟然說地震死了丈夫和女兒,「都是我的錯!」活下來就是錯嗎?她絕望地看著婆婆和小姑帶走方達,幸好小姑有良心,告訴婆婆她沒有方達就活不成了,方達才回到媽媽身邊。

三十年後,方達帶媳婦回家,此時媽媽已經「熬成婆」,但她幹了和當年婆婆同樣的事,過春節,方達和老婆要去旅行,老婆想留兒子在身邊,但方達說母親希望留孫子在身邊,必須聽母親的,老婆拗不過方達,臨走前在嬰兒床上看了半天,滴下淚來。

此時的婆婆看在眼裡,也沒釋出孫子,婆婆的權力真的比我想像中大許多。

第三是血緣主義的問題,在繼養家庭,繼父母希望方登回唐山尋親的理由是,「親人終究還是親人。」繼母常揣著她的擔心跟繼父說,「她(方登)終究不是親生的。」是不是親生,對中國人來說真的很重要阿,我猜這源於過去的大家庭制,同一血緣的大家庭住在一塊,到老都在同一個屋簷下,離鄉背井的畢竟還是少數,大家庭裡依血緣遠近關係分親疏,所以,因為方登不是親生,繼母老覺得方登總有一天會遠走,最後,她達到另一個結論──

無論親生或是非親生,都是要離開家的。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一輩中國人的想法,以及他們最後改變的想法,改變或許代表西方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浸襲(我說「浸」,代表這改變是醞釀一段時日的,不像「侵」一下就要求你改變),比起看到新唐山蓋起高樓大廈,我更喜歡看到這些人心的轉變。

《唐山大地震》是部中國出產的電影,經過官方的審核後才發行,它的時代,很碰巧地遇上共產黨最喧嘩的時代,好幾個場景都可以看到滿滿革命、階級鬥爭相關標語,導演乘勢給政府做了面子,電影中,有三個地方可以看出端倪。

第一個就是劇情副線的設計上,方登不一定要解放軍夫婦來養,隨便一對平凡夫妻都可以領養方登,都可以製造導演希望的效果。

第二個就是電影最後的唐山大地震紀念牆,這面牆看似是這段悲劇的紀念物,但它的諷刺性十足,為何?如果我們懂一點唐山大地震的歷史,就知道一開始官方力在扭曲地震的死傷人數,現在,建了這面牆,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是一條命,官方等同是願意讓這天災曝露在太陽底下。

電影分了近五分鐘的鏡頭給這「事後承認的證據」,用意很明顯罷。

第三個地方是電影中很突兀的場景,方登被領養後,出現了舉國哀悼毛澤東逝世的場面,什麼偉大導師、精神領袖等等,對這場景我只有一種解釋,方登在地震中失去母親,等同中國人民失去毛澤東這偉大導師、精神領袖,都是傷心欲絕的場面。

當然,非中共統治下的人可能無法理解這場景是在幹嘛,大陸官方肯定是拍手叫好。這兩個地方不是藝術,它有其政治上的任務。

整部電影有兩個地方不了解導演的用意,第一個是為什麼方登和方達的孩子不約而同都叫作「點點」?看到這個時,還以為兩人要利用孩子來重逢,不過,比起汶川大地震重逢,利用點點重逢的戲劇張力就少太多了。為什麼叫「點點」?我猜答案或許在原著小說《餘震》裡頭。

第二個是為什麼方登在高中校園有個場景,鏡頭要帶到布告欄上的紅色海報,海報上清楚寫著「張藝謀」三個字,鏡頭停格了一秒,用意在哪?

看中國電影,不能不看政治,我覺得中國導演很辛苦,因為他們同時要成就藝術,也要為政治妥協一點,重點是他們交換了什麼,導演常利用電影反映民間疾苦,但造成民間疾苦的,往往是錯誤的政策,或是當局的疏失,這些原因當然不讓拍,端靠觀眾想像力,另外,拍敏感的題材,導演多少要做些表示給當局,這些表示,對藝術本身必須是無關痛癢的,它可有可無,於是,這三個政治目地的場景給馮小剛看上了──

解放軍繼父母、地震紀念碑、哀悼毛主席。

拿它們來交換唐山大地震的真相,值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唐山大地震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