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開學不久又放四天連假,我想這對我有特別的意義,開學第一天我想著:「又要回到那天天跑教室的生活了。」對上學這件事又充滿著抗拒,現在的我巴不得連假快點結束,讓「跑教室」填充我大部份的生活。

    我覺得其實財金系的課並沒我想像中那麼物質取向─為了賺錢而學習,之前想得有點嚴重,星期四上了大二的必修課─投資學,腦中一直反覆思索這四年系上規定的必修課究竟和我的信念有無相悖,會計學、統計學、貨幣銀行學、投資學、財務管理、經濟學……,我所想像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這些學科並沒有教我們要用投機的方式牟取不屬於我們的暴利,它們出現在大學的課表中只是為了說明一件事─「之於這個世界,我們是中立的存在」,而大學四年我們必須去了解這些存在的內涵,關於金錢構築成的虛擬世界,而我們看待他們不必帶有任何褒貶或是有色眼光。

    但也無法防止有心人士對它們想歪。

    我預定要在這學期同時修投資學和財務管理,後來因為聽說符合我時段的財管老師教學上並不怎麼清楚,加上修過陳聖賢投資學的同學們都說這門課是上學期最重的科目,我決定把財管退選,等到大三再慢慢來琢磨。

    我想起我「薰衣草森林」的夢,為了開創屬於我自己的薰衣草森林,我必須非常熟悉資金上的調度,管理園內部門資金的流向,還有選擇如何把金錢投資在適當的標的……,假如有必要的話,有朝一日也能推動股票上市。

    就說這學科不能防止有心人士去想歪它。

    三天前我總算看完13集的「我可能不會愛你」,結束了每天晚上不管颳風下雨都衝計中的日子。

    由於這是我第一部看的愛情偶像劇,無從比較優劣。平心而論這部偶像劇的題材還算是有創意,由男女主角的知己身份反覆推敲晉身愛情伴侶的可能,在一連串的「錯過」之後,不意外地圓滿結局,這種情節不難想像,我們總是不會輕易接受自己最內在的想法,或是說從一開始想面對卻面對不到,因為它還處於潛意識的階段,等到生活的片段把那意識雕琢得差不多了,卻選擇不去面對,因為相對於現在,過去是美好的、安定的,如日常生活習慣,我們無法接受太過劇烈的改變,寧願選擇逃避,遺憾於是發生。

    是有趣、雕刻深入、合情合理的題材。

    情節的設計也不錯,男女主角的身邊有太多太多的「愛情教材」,負面的、正面的都有,程媽和程爸、小苑和白叔這兩組算是正面,前者嬉笑怒罵、青菜蘿蔔,卻也過的自然順利,後者以文藝交心,對感情清清淡淡,卻能相知相惜,兩組正面教材讓我看到程又青和李大仁未來的兩種可能,如果兩人誠實面對自己的感情,攜手走進婚姻,就會像第一組的程爸和程媽,如果兩人在「最好的朋友」這五個字無限上綱,就會像第二組這樣只當交心的朋友,不過劇情最後讓小苑和白叔結為連理,有點破壞了設計上的平行結構,但這一段或許也能讓觀眾解讀為對李大仁和程又青生命的暗示,因為所有在乎的人都找到可以廝守終身的另一半,反觀自己仍是孤家寡人,「彼此都是答案」的解答更加朗然。

    唯一我覺得太突兀的地方就是,最後一集程又青在丁立威房間看到他帶回來的「浴衣女子」,之後劇情急轉直下,直指觀眾想要的圓滿結局,這個「浴衣女子」出現太突然,交代不夠完善,即將結婚的丁立威依常理判斷不會幹這麼愚蠢的事,總之,我不覺得天底下會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幾個月前有在follow這部偶像劇的同學們對生命中的「李大仁」會不會出現這件事感到很關心,也是她們那段時期的話題,唉!我不禁歎氣,這些小女孩呀,就算妳們生命中真的出現「李大仁」這種從小到大都是知己的異姓朋友,妳們一定會喜歡他嗎?對多數的女生而言,我認為丁立威比較是她們會選擇的型而非李大仁,李大仁太木頭,要發現他的好必須有時間上的淬煉,所以只有程媽、程爸看得出李大仁的好,不懂事的程又青在對李大仁的感情上只會打馬虎眼,浪漫又風流的丁立威才是女孩們的正選罷,我不信女孩們能保證不會深陷在丁立威的迷魂陣裡不可自拔,更不會有那樣的機緣遇上難得的「浴衣女子」,就算是遇見,看在這多金的另一半,恐怕就這樣輕易原諒了。

    李大仁並非完美的情人,真正完美的,只是共同擁有回憶。

    結束了「我可能不會愛你」,我就正式報名PB課了。果然我是班上唯一的男同學,到目前我共上了3次課,老師說送我一次課做準備工作,所以現在進行到第二堂課,好不容易完成了第一件作品,總共五堂課我必須做完5件作品,進度真的有點趕。老師約40上下,是個不折不扣的美熟女,酷似高中的龍珠老師,超有氣質,且講話聲音超級溫柔,她對我這唯一的男生特別照顧,其他同學沒有問題就會走到我旁邊看我做的怎樣,偶爾也會幫我做一下,有次我和對面桌的同學做同樣的作品,老師看我做的半成品比她好就拿到她面前「激勵」對方一番,讓我真是不好意思!

    PB課真的好有趣,老師又對我很照顧,雖然有點辛苦,晚上回到宿舍我洗完澡就可仰頭沉沉睡去,但成就感是無法用其他的快樂相比擬的,我非常樂在其中。

    還是很想駁斥「樣樣通,樣樣鬆」這種說法,這說法不管是對當事人還是旁觀者而言都太偏頗、太不負責任,完全的結果論英雄,說這種話的人心理應也掺了不少酸葡萄罷。

    從旁觀者的角度,不管這旁觀者本身是身懷絕藝還是自我感覺良好,說這句話都不適合,假如他真的身懷絕藝,對某項事物很專精,並不代表他真的快樂,在學問的高塔裡,沒有人知道他是否成日掩面哭泣,做一件事情並感到很快樂,就像是蛋白質在千萬酵素中找到了真正可接合的配對,不管這配對的價值如何,都應該是要被祝福的,若在學問高塔裡的人是歡笑,那麼他更應該給這位多方嘗試的人祝福,因為他已得到上天的祝福,找到了值得自己傾入熱情的地方。

    從當事人而言,聽到這句話他不應就此退縮,多方嘗試求找到自己真正興趣所在,有什麼錯?這個時代連馬克杯、枕頭都可以客製化了,為什麼跟自己最密切的夢想自己都沒有客製化的選擇?一般人會在乎外在外界多數人的聲音,但說這句話的人說不定只是不經意的隨口講講,卻讓一個人夢想輕易萎縮,所以我說這是個非常不負責任的說法。

    興趣本身就是一種天賦,走到人生這個standpoint,造就了這個「興趣」,需要多少的事件做有機的排列、組合?不用算就知道比在茫茫人海中遇見那些說閒話的人機率更小了,看待自己的興趣,我認為要有濠梁上的自信。

    「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樂。」

    多方嘗試能有多少損失?看看現在正紅的NBA球員林書豪,哈佛雙主修經濟和社會,籃球又打得響叮噹,想起在KC家看過林書豪在「真情部落格」的訪問,他回憶小時候華人鄰居會用奇特的眼光看他媽媽,覺得中國家長應該就是要讓小孩子好好念書,不要放他們在外面野來野去,結果呢?上帝眷顧了誠實堅守自己夢想的人,哈佛大學畢業,媒體戲稱當總統比當NBA球員容易,林書豪選擇了會帶給他更大快樂的籃球當作職業,現今成為當紅炸子雞,當初笑他「不乖乖在家念書」的人又跑去哪裡了?

    沒有人在乎罷?

    寒假閱讀的腦科學科普書《大腦的秘密檔案》也說過在正常情況下「大腦只會愈用愈好」,會更多事物代表著神經連結較別人更多,也更能應對新進來的資訊,所以書裡說「運動好手相對於書呆子站在更前面的起跑點。」是有它的道理的。

    「樣樣通,樣樣鬆」這說法我覺得只適用在那些自己沒興趣卻無事瞎忙的人身上,為什麼這麼滑稽的事會發生?還不是聽了那些自以為是主流價值人的閒語,既不負責任,又沒有理論依據。

    還是,相信自己,想飛,就別為任何人停留。

    最近過世的女詩人,也是我喜愛的詩人之一─辛波絲卡留下一首發人深省的詩〈種種可能〉:

我偏愛電影。
我偏愛貓。
我偏愛華爾塔河沿岸的橡樹。
我偏愛狄更斯勝過杜斯妥也夫斯基。
我偏愛我對人群的喜歡
勝過我對人類的愛。
我偏愛在手邊擺放針線,以備不時之需。
我偏愛綠色。
我偏愛不抱持把一切
都歸咎於理性的想法。
我偏愛例外。
我偏愛及早離去。
我偏愛和醫生聊些別的話題。
我偏愛線條細緻的老式插畫。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
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我偏愛,就愛情而言,可以天天慶祝的
不特定紀念日。
我偏愛不向我做任何
承諾的道德家。
我偏愛狡猾的仁慈勝過過度可信的那種。
我偏愛穿便服的地球。
我偏愛被征服的國家勝過征服者。
我偏愛有些保留。
我偏愛混亂的地獄勝過秩序井然的地獄。
我偏愛格林童話勝過報紙頭版。
我偏愛不開花的葉子勝過不長葉子的花。
我偏愛尾巴沒被截短的狗。
我偏愛淡色的眼睛,因為我是黑眼珠。
我偏愛書桌的抽屜。
我偏愛許多此處未提及的事物
勝過許多我也沒有說到的事物。
我偏愛自由無拘的零
勝過排列在阿拉伯數字後面的零。
我偏愛昆蟲的時間勝過星星的時間。
我偏愛敲擊木頭。
我偏愛不去問還要多久或什麼時候。
我偏愛牢記此一可能——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我們只須牢記詩裡所說的那一種可能,別人強加於我們身上的可能只會走向「不可能」。

    希望看過這首詩的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的夢想更有自信,因為,只有自己能為自己負責任,而不是飄乎不定的流言閒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