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現今完成了四分之三的新約,也累積了一點想法……

    我覺得耶穌和其母馬利亞的關係不是很融洽,作為基督宗教的核心人物怎麼會在這方面是不完美的?如在約翰福音第二章1-4節:

    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說:「婦人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又如一次耶穌在眾人面前傳道時,母親馬利亞和他的兄弟來看耶穌,有人看到了,告訴耶穌說:「你看,你的母親和兄弟,站在外面想跟你說話呢!」耶穌回答:「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說著,他指向門徒說:「這裡有我的母親、我的兄弟。只要遵循天父心意行事,任何人就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我的母親。」

    若想彰顯其真的是遵循耶和華的旨意行事,沒有必要拿母親馬利亞開刀罷。他們的親子關係實在令人費解。

    我喜歡施洗者約翰的出場形象,書上說他「穿駱駝毛衣,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這樣的形象讓我與晚年隱居百花谷的周伯通產生了聯想。後來一些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跑來受洗,約翰稱其是「毒蛇之子」,說「斧頭已經放在樹根上了」。後面一句譬喻實在是很獨特,並存著堅韌和溫柔的力量,有點「假如你不砍段劣根就是笨蛋」的強迫力,讓人不得不從。

    魔鬼的三次誘惑非常經典,它是許多文學作品取材的來源,其中第二次魔鬼領耶穌到耶路撒冷聖城,使其在宮殿之頂。魔鬼說:「跳下去。神一定會令天使托住你,使你不撞到石頭。」耶穌的回答卻是:「不可以試探你的神。」

    要說這一次是耶穌心生畏懼也可、說其忽視魔鬼的幼稚挑釁也可,我們無法得知當時狀況。耶穌的回答勾起紅樓夢期末考種種,歐老師請大家把桌面收乾淨,不能放跟考試有關的東西、中途不能去上廁所,因為耶穌說:「不要試探你的神。」當然,「也不要試探人性。」

    有個場景讓我覺得很諷刺,當耶穌在家鄉的會堂講道,眾人不信他,他就不在那裡多行異能了。書上說這是有名的「先知不容於故鄉」。

    也許是文化上的不同罷,我覺得假如這發生在古代中國社會,就不太有這個問題,中國人以地緣關係形成緊密聯結,在中國人的性格裡,對思想的接受比較偏向寬鬆的態度,所以許多外來宗教來到中國都能順利融入,並形成中國化特色的宗教。當然其中不可避免有衝突,但那衝突不至於讓宗教無法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發展。

    如果我們的祖先知道共產黨迫害法輪功這件事,應該會搖頭歎息罷。子孫不肖至此,悲哉傷哉!

    先知不容於故鄉,但事實是,耶穌自詡為「猶太人的王」。這其中難道不會有憾恨嗎?要傳遍福音於天下的耶穌怎麼可能會放棄故鄉呢?

    山上垂訓一篇,耶穌許多話語我都很喜歡,其中幾句莫名地給我安慰,像是: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就再沒有用處,只能扔在外面,任人踐踏。」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不要為身體憂慮穿什麼,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但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難道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嗎?你們想想野地的花,也不勞動、也不紡織,可是就連所羅門最榮華的時候,所穿戴的,還不如這一朵花呢!」

    飛鳥和野花的比喻富有哲理和清新之氣,我覺得耶穌的衡量「價值」的眼光很獨特,說不出的令人心悅誠服,除了這裡所羅門的榮華遜於野花,還有另一處講到某位寡婦捐獻兩個小錢,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為什麼?解釋是,因為對逾越節的貢獻,一般人都是多餘出來的錢,而寡婦卻是從僅有的一點錢當中,縮衣節食節約下來的。

    又如某位「罪孽深重」的女人帶著滿滿一瓶香油,用眼淚為耶穌洗腳,再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後,吻了耶穌的腳。

    法利賽人說:「如果你是先知,就應知道她是罪孽深重的女人。」

    耶穌說:「妳被赦免了,因為妳的虔誠救了妳,可以安心去了。」

    又對西門說:「所以我告訴你,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她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

    這樣的價值觀,實在另人心悅誠服。因為,耶穌把人當人。


    我常常在想小孩這種存在是生命最真實的狀態,因為他沒有經過雕琢,沒有虛假和造作,雖然他們的吵鬧讓人不快()。許多藝術家或是心理分析也把小孩當研究對象,像是杜布菲展示的就是兒童式的畫作。對此,耶穌也有一套說法。

    有人帶小孩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被門徒責備,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的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這句話發人深省,有志於進入神的國的,又何必在世間營營茍茍、虛假造作?過份雕琢無異於短視近利,無法獲得永久的快樂的。

    耶穌也是個喜用譬喻的導師,不過他使用的譬喻有他自己的風格(或是當時代的風格?),我的腦袋是東方式,理解起來或許不是那麼容易。觀察之下,耶穌的譬喻形式主要是:確立喻體和喻依→(舉正例)→舉反例。通常反例的結果都很不好,有點半威脅地。

    「從蒺藜能採到葡萄嗎?從荊棘能採到無花果嗎?好的樹木就會結好的果子,壞的樹木就結壞的果子。」

「要小心假的先知,那是披著羊皮的狼,不結好果子的樹木,最後全都會被砍倒丟進火裡。

「能遵循我話的人,就是在岩上蓋房的聰明人,即使下雨河水暴漲,受到風的吹襲,也不會有絲毫動搖,不遵循的,就是在沙上蓋房子的人。」

    心得自然不只這些,就不一一贅述,我將對我產生意義的隻字片語寫在筆記本中,相信這些東西已埋入我的心裡,期待有一天會茁大而為我所用。

    就算我有朝一日讀熟了聖經,我想我還是不會成為基督徒,因為我的信仰還是中國文化,一生當要為它奉獻,這近似一種宗教式的情懷。如果我死後當要進神的國,而不是夥同眾多的神祇守護我的後代,那麼,就要勞請神施展異能。雖說「不要試探你的神」,但面對信仰這樣件事,我非要堅持試探不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