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些日子,真是意想不到的好,不知我長遠的飛翔,是飛到哪處可供小歇的沙洲,雖然多半的時間仍是讀書、寫字,但個中愜意卻遠非寒假伊始的刻苦念書可比擬,可能是某種生活慣性已經建立穩固了罷,某種我理想中的生活慣性,因課業上的糾結與衝突一直無法平順地付諸實行。

    追求自己想要的知識,無限美好,甚至讓我忘了好久沒有上來寫寫札記了。

    ­寒假看完近十本書,都是對我幫助很多的書。

    志信曾說散文是個反覆迴旋的文體,可以參看舒國治的散文集,所以就去買了本《水城台北》。它給我對北京的計畫許多無形、實值的建議,旅人的眼睛,旅人確實是需要眼睛的,如果旅人對自己的旅行是負責任的話,就該在這點上下工夫,視角、細膩度、選材……,旅人的眼睛是有感情的攝像機。偶爾也翻看攝影相關的書籍,有功力的攝影師是可以拍出風景中的感情的,但卻無法脫離畫面的局限,達不到時間軸上的縱深效果。

    旅人的眼睛、旅人的筆自然是需要鍛鍊的,那是生活的恆常態度罷。

    作者簡介說「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簡淡中深富雅韻,論者咸論與他的清簡度日有關。常人忽略的清苦生活之美,最受他無盡窺探與詠頌」,舒國治的文字在眾多作家中別具一格,姑且不論他的文白相間的寫作法,那僅是文學實力的外顯型式,最讓我感動的,是文章散放的氣度,古人稱之為「文氣」。細而觀之,其中多有長句,其長度可自成一行,這種長度非常人可「忍受」,創作者的思索通常無法綿延到這種長度,讀者的精神通常也無法持續到這種長度,在一句之中必需接收許多形容詞、許多副詞,甚至是許多主詞和受詞,作者的用心旨在完備地陳述事物,不做一概而論之舉。這種長句的完成,需要創作者和讀者雙方面的努力。

    常常我覺得他的文章有「古風」,是唐宋古文的那種穩固結構,不輕易顯露感情的,就算有,也絕不是小情小愛之流。對這種結構了然於胸,必然要接受過一定程度的古文訓練,當然這種訓練不一定要來自學院型式的薰陶。

    說其因清簡度日而有此種文風,我深表贊同矣。

    適逢年假,我在想,設若旅人沒有「眼睛」,那麼那些旅人的旅行只不過是某種程度上的「洩欲」罷。因工作壓抑一整年,放鬆十日並不算過份,沒有眼睛的旅行無法持久,因為那種單純由緊張到舒坦的過程之後伴隨而來的是如深淵般的空虛感,在空虛來臨之前快速返回工作,合乎人體工學的行程。

    其生之勞累,不亦悲哉?

    因歐老師和LETA的推薦,我也看了佛洛姆的《愛的藝術》,整本書幾乎要被我畫滿重點,可見我經歷了一次被開封的過程,它完滿地總結了我之前一直在思索有關愛的問題,不只是技術上,還有心態上以及愛對於生命的意義。愛之所以費思乃是因為它的多義性,它出現在太多文本之中,我們只能藉推敲前後文對其有淺層的理解,而難以達到一個理論性的認識。

    整本書有八成是佛洛姆對愛的理論,這也讓我見識了西方理論解析的鋒利所在,對事物要有精確認識,最好的方法就是訴諸學術罷,可以免除訴諸人云亦云瑣碎的過濾程序,在知識還沒達豐盈的前提下,過濾機制是無法啟動的。

    書的第二部份是「愛的實踐」,精確的說,它是對愛作為一門「藝術」的實踐方法,如果愛不是一門值得我們窮一生心思去努力的藝術的話,它只能是技巧上的皮毛技藝,而市面上許多作家的心態多是以此作為出發點,那是一種很危險的心態,愛如果只被擺在唯物觀的視野裡的話,對整理人類的存續是不利的。

    其實第二章不僅僅呼應了愛,也呼應對藝術這事業該有的態度。閱讀當下心中許多的不確定得以安置,藝術不應只是情懷,而是一種胸懷,是人生恆定的基調。人若沒有藝術家的情懷,在我看來,就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張臉(face in the crowd)罷。

    仍在和宇文所安的《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拚搏,一本很細膩,同時也很學術和艱深的一本類比較文學專著。追憶,廣泛地說就是回憶,但追這個字讓回憶有了運動的指向和速度,所以有廣闊的書寫空間,一般人都知道回憶,它感傷、它痛苦、它快樂……,多是描述性的形容詞,但這些顯然只是膚淺的認識。不知是哪種因緣,西方人的理性真的是很驚人,若說古典文學之美或感受性來自讀者與文本(包含時代、語境)的距離,像是披著薄紗的女人的話,在理性的作用下,一位裸女彷彿赤條條地站在眼前,因為追憶,那是座裸女雕像,有思想的裸女雕像。

    我沒看過有東方人是如此寫作的,就連近代思想家錢穆也不會達到此等條分鏤析的深刻,那真的是需要環境和思想共同去作用罷,也許就是造成我閱讀上有點隔閡的原因。

    譯者翻譯得非常好,看得出是有在寫字的學者,嘆服!

    最近喜歡流連咖啡店,純粹因為想換個環境看書,一次機緣下,我遇見「墨咖啡」。

    上了一學期的文概,欣賞、評論東西的態度逐建系統化,許多東西(如果有那種價值的話)都可以像是被擺在櫥窗裡的藝術品一樣被我評論,當然,我們不會無聊到把五金行買的到的掃帚、畚箕擺在櫥窗裡,就像我們不會花精神去評論麥當勞或是路邊的泡沫紅茶店。這種態度小至可以觀看藝術品,大至可以觀察一座城市。

    人生因這種態度變得很有興味。

    墨咖啡是少數可以讓我擺在櫥窗裡的咖啡店罷。溫州街巷內有許多有特色的咖啡店,這是很多友人的說法,偶爾吃飯會行經溫州街,有些咖啡店有透明落地窗讓人可以從外窺見內部裝潢擺設,於是我發現友人口中的「有特色」,是指在這些擺設之中總結了一種「風格」,它需要家具配合、色彩的配合、空間本身的配合,也就是,不要像家裡的客廳或餐廳那麼普普,讓人有「高級」的感覺,就是有特色。

    如果咖啡廳的擁有者是個有品味的人,是個有志泡杯好咖啡的人,這「有特色」僅僅是開業的最低門檻罷了。

    要達到這門檻不會很難,坊間許多室內設計的書就提供很充足的資訊,如果咖啡店擁有者sense又沒心思做功課,就該請個專業設計師來打理硬體設備,不然,就­去加盟麥當勞或肯德基,以免荼毒漂浪許久需要休息的心靈。

    溫州街的咖啡店很多都有達到門檻,但受限於地價沒法開大,算是非常可惜,開在台大旁邊的咖啡店都有心理準備會有許多客人,因為空間小就容易爆滿,爆滿的話,在嚴格的標準裡,就不再是咖啡店了。

期中期末考那段時間,溫州街幾乎沒有咖啡店。

咖啡店自然需要講究「留白」的美感。

第一次遇見墨咖啡是在前往火車站的車窗,應該是新開幕不久,它從窗外透出的光的色度馬上擄獲我的心,我沒看過那麼溫暖的光線,需知並非所有黃色的光都是有溫度的,後來才知道除了光線本身,室內擺設也大有關係,店裡幾乎都是木製家具,它們的色澤一致,彷彿來自同一個緯度帶,是木頭和光線的交互作用才能達到這種溫暖效果的。

無關物理、化學作用,直覺常可以告訴我們最真實的感受。

在除夕前一天下午我騎著腳踏車來到墨咖啡,可能是時間關係,當天只有六七成滿罷,很合適的留白,不像最近經過都是滿到必須坐到門外,嚇死人了。墨咖啡空間很寬敞,有兩層樓,我走到二樓找個位子坐了。

關於硬體設備沒話說,等待期間我隨手記下幾個值得注意的擺設,也不需贅述,就算我自己有資金要開咖啡店,這種和諧的感覺絕非現在的我的能力能營造出來的,能在基本門檻上再上層樓就只有店內「巧思」可以發揮了,光是在樓梯間的大型鹿頭紙雕燈罩就夠讓我驚豔。

「書架是人的靈魂的延伸」,這句話真是不錯。於是我走向店內的書架,我沒看過咖啡店的書架有此等規模。架上的書有七成我看過,也就是說架上幾乎全是文學相關的書,不至於到學術專著(也許店主人覺得學術書籍在圖書館看比較合適),但文學性成分偏高的卡爾維諾、村上春樹系列幾乎都有,西洋名著系列也沒少,看到有咖啡店願意陳列志文出版社的書真是令人感動不已。

唯一的期刊好像只有「印刻文學」罷。Ink剛好也是墨咖啡的英文店名。

至於seven會看到的那些「暢銷書」,書架上應是找不到,幫我省去不少麻煩。由於書架夠大,書籍差不多維持三四成滿而已,再過幾年店主人就要煩惱選擇書籍或是另購置書架的問題了。

也許有一天我會無意間認識墨咖啡的主人。就連在書架的內容上也達到難得的和諧,彷彿這是專屬於一個人的書架,心裡的感動,無異於認識知音。

這和把書架上擺滿書的意義自然是不同的,一次和少儀到溫州街的咖啡店小坐,店名似乎是「路邊遇見一隻貓」,它的書架算是大的,書擺得很滿,只不過來源太過雜亂,許多書舊到像是圖書館會遇見的陳年武俠小說,或是封皮脫落、或是書頁長滿黃斑,找書看是件苦差事,在昏暗的燈光下要一直重覆取書、翻書、放回的動作,在失望之餘,還有為這些書感到可憐,它們充其量只是一次性的商品,也沒得到主人的愛護。

有人說這類咖啡店走「雅痞風」,不予置評。

年假尾巴,想要再重溫墨咖啡給我的感動,但每每經過卻是座無虛席,愈來愈多人能領會到墨咖啡的好,也算是墨咖啡帶給民眾一次美感上的教育吧!它終有一天會浮上台面成為新竹具指標性的咖啡店的,屆時它又會如何改變,我非常期待。

寒假眼看就快要結束了,我有心靈層面完整的休息,今天買了三本 葉佳瑩 老師說漢魏六朝詩的專書打算這學期好好研究,同時決定不要選修中文系的詩選與習作,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等待我去完成,若有閒,我定會早起去旁聽。

我愛的你們,情人節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