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中,我曾猶豫是否畢業後要讀後中醫,我爸說剛好這個暑假他們學校有出個團要到福建中醫藥大學十二天,為了獎勵我沒有再吵著要去當兵了,他就幫我報名了這個營隊,讓我瞭解中醫文化是否為我所愛。

    學期將結束時我就打消了進入後中醫的念頭,因為門檻實在太惱人了,我是絕對不會把一整年的光陰花在讀噁心的生物化學、有機化學,看到CLOUDY在讀的那本前人留下來的筆記,我就一陣作嘔。

    我的初衷只是想讓自己和周遭的人過好一點,更深入瞭解中國文化,要懸壺濟世還是算了罷。

    學期結束,還來不及好好整理宿舍和大二下的心情,匆匆忙忙就搭上飛往福州的班機了。

    我對福建認識不算多,谷灣式海岸、多丘陵地形、土樓、移外人口眾多……,差不多就這樣罷。因為福建靠南方又多山,我又直覺地把它歸在未開化之地,確實,中國古代南方多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主題:為什麼我不要臉?─以佛教「不二中道」與「住地學說與心身安頓」思辨我對社群網站的自處之道。

緣起: 

近幾年來,社群網站如臉書、推特、噗浪等大行其道,常常可以看到年輕族群花了好多時間在社群網站上張貼動態、玩內建遊戲、與朋友聊天……,社群網站似乎成為我們這個世代生活的一部份,我們無法想像沒有社群網站的生活是有多麼空虛,即使真正的現實是─我們因為自身內在的空虛而流連在社群網站尋求填補,故有具經典的名句說「your loneliness is the EPS of Facebook」,可謂一語中的。

          我曾經也深陷在社群網站中不可自拔,每日回到房間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看有沒有人在我的動態上回應、有多少個讚,但幸好一段時間後我痛定思痛,徹底斷絕和臉書的關係一段時日,利用這段時間思考社群網站之於我的意義,雖然那時我並沒有修佛學概要這門課,對佛教理念也不甚瞭解,但回顧這學期所學內容,並與當時的思考做結合,竟也可以理出另一種有趣的思路與印證當時的信念,是我所料未及的。

我仍是在用臉書,但有了不二中道與住地理論的加持,我和社群網站,保持著「有點距離的親密關係」。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最近在看《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書裡教導如何讓一個無法創作的人或是在創作上受挫的人重新回到創作的路上,這裡的創作不僅是寫作,而是泛指各種藝術的創造活動。恢復創作能力本身就像是一個療程,看了半本書,我的體會是:恢復創作能力等同於自己不再有任何事隱瞞著自己。

    我很喜歡它提到的兩個概念─「晨間隨筆」與「藝術之約」。晨間隨筆是個人一早醒來撥個半小時至一小時做書寫的活動,書寫的內容完全是「意識流」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漸漸,我們會被一些平常讓我們感到痛苦卻被我們粉飾掉的事件警醒,這些痛苦在意識流中無所遁形,唯有透過晨間隨筆我們才發現自己真正內在的需要,至於我們要選擇去解決這些問題或是把它們擱著,全憑個人。

    我相信我們過份發達的大腦確實欺騙了我們,沒有情緒究竟不是件好事。我記得方瑜在課堂說過:「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真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三毛在隨筆中也寫過:「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很多人,包括我,都喪失了這種能力。

    我的哭點在成長過程中升高,我還是哭過,要讓我流淚,必須讓我看到特定的人事物將不再存在的可能,不一定指形體的消逝,從我生命中消失也算。像是小學某讓我尊敬的老師退休、國中某同學要轉去花蓮的國中,還有半年前許諾不再見某人了。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幫世芬老師過今年的母親節。

    除了必要的手工卡片,我還做了一盆三色康乃馨,這是我第一次做花給別人。我總希望幫老師慶祝的每個節日都有很新奇的玩意兒,先是要求誠意而後新奇,手工製作要花費一點時間沒有問題,但新奇這塊就難強求了,我覺得老天非常非常照顧我,雖然我是個資訊絕緣體,對一些大家認為最前衛的資訊後知後覺,但每到要為重要的人慶祝什麼,新奇又有創意的點子總會適時在腦中浮現。

    去年聖誕節我打了圍巾給老師,老高看我做的起勁也學著打圍巾給ROSE,有次上課被可靚看到,她誇老高很會討女生開心,應該要去成立個把妹學院,後來我有時會虧老高是「院長」。

    三色康乃馨,書上說黃色代表最珍貴的友誼,粉紅色就是傳統的母愛,白色我私下定義是我和老師之間無渣滓的師生之情,三位一體,我總是這樣說,完工後我在金興發挑了一個看起來很精緻的小瓶子,塞進藍色的碎紙條,看起來就像是浸泡在水中,妙極,端詳一下這次要送的禮物,收束一下情緒,我也不避俗地寫了一首詩掛在瓶上。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被翁山蘇姬的事蹟和她眼眸放射出的神采徹底折服,於是,我愛屋及烏地也愛上緬甸的一切(除了軍政府),那裡的人民雖然過著悲慘的生活,卻仍盼望著自由來臨的那一刻,對這片被獨裁者蹂躪到一個極致的富庶之地,我充滿憐憫,我想親自去瞭解關於它的一切,跟隨翁山蘇姬走過的每個腳步(原則上不太可行),為滿坑滿谷的義士哀悼。

    我決定要進行人生第一次的追星行動!

    我預定要在寒假前往緬甸,因為緬甸是近幾年才開放,資訊相當不足,網路上資料少得可憐,對我這頭一次自助旅行者實是莫大挑戰,後來我問到自助旅行者聖經,也就是lonely planet的旅遊書有緬甸的專輯,立刻跑到誠品找尋,沒想到聯經出版社沒有翻譯中文版,架上連一本原文的緬甸專輯也無,我連忙向櫃台詢問,他打了多通電話後告訴我:「大台北地區沒有這本書,必須向國外訂。」

    隔了一個多禮拜我終於取到這本書了,雖然所費不貲,但為了人生第一次盛壯的追星行動,我還是買下了lonely planet的緬甸專輯。    上週我爸載我去搭回台北的客運時我跟他提到可否先跟他預支一張來回機票的錢,我想要去自助旅行,他問我要去哪?我直接告訴他:「緬甸」他立刻問我:「你是要去看翁山蘇姬喔?」這個問題問得不算好,雖然它直指我此行最重要的動機,但翁山蘇姬不是動物園裡供人觀賞的印度象,怎可能說看就看得到。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很少在看偉人傳記的,因為偉人傳記通常都很厚,文字多半是正經八百那種,我人生第一本偉人傳記應該是《牛頓》罷,我媽在國小園遊會買的,我閒著沒事把這本書看過至少三遍,因為那是一本還不錯的漫畫書。

    還記得我看過林肯、聖女貞德的傳記,他們都是一板一眼的文字書,國小時翻不到一半就放棄了,但即使念不到一半,我還是把老師交代的讀書心得給完成,老師常鼓勵我們要多看偉人傳記,如此才能有朝一日變成偉人,可是偉人的距離離小學生未免太遙遠,他們奮鬥的歷程完全進不了小小的心靈。

    最後一次看的偉人傳記是高一上歷史課時,提到抗日英雄的故事,我記得我看紮紮實實地把陸浩東、黃興和秋瑾的傳記看完,那些書被圖書館放在「高處」,算是束之高閣罷,乏人問津的後果就是書頁都黃黃的,別有一番味道,每本書的最初幾頁都是義士們的照片,曾經我看到義士被處決後的照片,真的很嚇人,我現在還依稀能回想起那些人頭眼睛未完全閉上的慘樣。

    之後其實還有看李敖的傳記,不過他算不算偉人大家說法不一,他的傳記不同於一般的「偉人傳記」,第一、他是自己寫的,所以是用第一人稱敘事,第二、他的文字很犀利,在陳述之餘,也沒忘消遣他的仇人,第三、他的傳記一點也不「正經八百」,我記得他還在書頁上附了一張他在軍中露鳥照,並題了一首詩在上頭,我覺得這是好的,怎麼可能一個人一生完完全全正經八百,太不真實,如果我們可以見到偉人有他的年少輕狂、風流韻事,那麼他們對我們當然比較不會有距離感,也比較容易達到國小老師跟我們說「多看偉人傳記有朝一日變偉人」的「目的」。

    但我還是覺得小學生看李敖的傳記會錯過真正的重點,李敖傳記不應拿來當成性起蒙專書。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柔」既然是翁山蘇姬的本來面目,為什麼還需要造神運動?電影有一段是士兵欲開槍朝翁山蘇姬和她的支持者掃射,但她卻不顧指揮者的勸告向他們走去,後來指揮者似乎「震於她的威勢」,像喪家犬一般走人了,在我看來未免太突兀,因為這和翁山蘇姬的本質大相徑庭,既然她選擇離開心愛的家人留在緬甸為人民奮鬥,她不可能隨隨便便冒著被子彈穿身的險,做這種一夫當關的瀟灑舉動,這大違戰亂的現實,在戰亂中只有匍匐在血泊中、朝不保夕的憂懼,編劇不思索就攙入這種瀟灑鏡頭,除了造神動機,也是沒有對戰爭的苦難感同身受!

另一突兀場面是多金發現的,軟禁期間,有位在翁山蘇姬家站崗的士兵看到她在屋內貼了許多和平鬥士的話語,不禁看了幾眼,翁山蘇姬見了就趁機「勉勵」她一番,編劇或許只是想表達翁山蘇姬本人的人格特質是很有「渲染力」的,但和士兵這一說,軟禁期間所營造的枯索、無奈氛圍完全煙消雲散,似乎,在長達21年的軟禁期間,還有「很受教」的士兵會陪翁山蘇姬聊天解悶?

以上兩個場景我覺得實屬多餘,純粹,只是造神運動或是引起不加思考、只注重感覺的觀眾的共鳴,編劇在寫劇本時要確認翁山蘇姬的生命質素,那就是「溫柔」,從這一點開始放射,情節就會比較自然、不失真,千挑萬選飾演翁山蘇姬的楊紫瓊的特質,也會有較大的表現空間!

可見編劇並不算非常瞭解東方人。

在情節交代上,有些地方很含糊,舉兩個例子:有幾幕是聚焦在翁山蘇姬或是他的追隨者在看「甘地傳」,觀眾都知道甘地帶領和平的反抗運動,和翁山蘇姬本人的訴求相似,我們可以說翁山蘇姬的反抗運動想法是源自甘地,但怎麼可以單單藉由拿著「甘地傳」就交代NLD裡的人是「瞭解和平反抗運動」、「相較於軍政府更高一層級」?NLD的高層多是大學教授勉強可以理解,但一本「甘地傳」就想交代全部,實在是太牽強。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中考告一段落,我慎重選了星期二早上中會課的時段,到電影院看期待已久的這部電影─《以愛之名─翁山蘇姬》。

在看電影前我在網路上看一下劇情大要,在很久之前,約莫國中時代我第一次聽到翁山蘇姬的名字,當時沒有仔細做功課,一直以為她是某個國家的「女魔頭」、叛亂份子,後來漸漸清楚她是緬甸爭取自由民主的女鬥士,直到閱讀完電影的劇情大要,她的輪廓漸漸在腦海清晰,因為,在看大要的當下,我就感到眼眶微熱,因為她的故事太「小說」了,無法想像真的是她的人生故事,一個為同胞爭取自由民主女鬥士的故事。

翁山蘇姬小時候,當將軍的父親就被軍政府叛軍暗殺,後來,嫁給了外國人Aris Michael,他是牛津大學的歷史教授,和翁山蘇姬鶼鰈情深,後來因為翁山蘇姬的母親中風,她不得不回緬甸探望,豈料這一去,就是21年。

翁山蘇姬回到緬甸後看到軍政府欺壓人民,因為是將軍的女兒,他被一群高知識份子找上,想請她當領導人帶領人民起來反抗軍政府,在家庭與國家的兩難中,她選擇了國家,在被軍政府軟禁期間,雖然家人陸續都有來緬甸探望,卻都受到嚴密的監視,甚至她連丈夫過世都沒法離開緬甸見他最後一面。

翁山蘇姬帶領緬甸人民爭取自由民主運動還在進行中,影片結尾停在她被軍政府釋放,出來見擁戴她的支持者。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們蹲踞在各自的原野

本份地  咬囓山羊  洞穴內寂靜

沒有人跳舞  歌唱

擴音器早他們一步聲嘶力竭

汗水澆灑在前天  或大前天的沃壤

早晨  實驗衣從床底撈起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遇見妳的過去

和妳在文學院玩著捉迷藏  埋伏

淡紫色的漸層在每個梯級

石壁之上  或許也是灰濛濛的天空  安穩沉靜

我錯信  時間是漩渦

妳的笑聲   連同春日午後的薰衣草香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